近来,无人零售店悄然兴起。继上海、杭州之后,北京也出现了无人零售店。最近的一则消息是北京居然之家旗下的无人便利店“EAT BOX”将于本月16日正式开业。当然,这不是北京第一家便利店,北京现已存在小麦、24爱购等无人便利店。
在许多人感觉无人零售店离我们距离尚远之时,它已经悄然来临。自去年12月电商界巨头亚马逊开设了Amazon Go之后,即引发了业内轰动,诸多国内外企业纷纷跟进。其中有亚马逊起到的领导作用,但更多的是零售行业的智能自动化势不可挡,企业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利益,故而纷纷入局。
无人零售店中应用到了许多先进的科技,这些科技能够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并带去极大的便利,也能为企业带去潜在的利益。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免不了曲折,无人零售店也不例外,在这种先进事物的背后,同样隐含着诸多层面的问题。

一、零售业智能自动化是未来趋势,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

说到无人零售店,可能许多人想问:是不是买东西不用付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对于这样先进的事物,关注的点应该是它可能预示的趋势以及其中蕴含的先进科技。
关于趋势,从各大巨头纷纷入场的表现就可看出,此外,资本市场也在蓄势待发。
近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财经》杂志中发表了署名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文中指出,在下一个10年到20年内,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革命。届时,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方式将变得完全不同。马云更是以开设无人便利店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发展趋势。
大佬们如此青睐无人零售店,归根结底是因为零售商业智能自动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毕竟它能大幅削减人力成本、提升便利效率、营造现代感,而这些都是商业的本质。
要真正实现无人零售,还是要依靠科技。那么,现有的无人零售店中都包含了哪些先进的科技呢?实际上,不同的无人零售店用到的科技也是略有差别的。

Amazon Go

Amazon Go的操作过程可简单归纳为:人脸识别确认顾客身份、摄像头识别确认商品、手势识别判定商品状态、用户购买轨迹跟踪。在经过这些步骤之后,能够得出精确的结算信息,并据此对相应用户的亚马逊帐号进行扣费。
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但核心竞争点并非“无人”-最极客从中可以看出,Amazon Go主要用到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及深度学习等一系列智能技术,科技含量可谓相当高了。

BingoBox(缤果盒子)

BingoBox是由大型连锁超市品牌大润发和欧尚联合开发的,于2016年8月在上海开业,比Amazon Go还要早。
BingoBox主要是为高端社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鲜及便利服务。其最大卖点是店内无任何工作人员,顾客扫码完成实名认证进入,之后选择商品,将选好的商品放置在收银台检测区,检测区会自动出现收费二维码,顾客通过移动支付方式结算之后即可离店。
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但核心竞争点并非“无人”-最极客从购物流程中可以看出,BingoBox主要用到了RFID(频射识别)技术,其本质相当于一台巨型的自动贩售机,目前BingoBox已经完成了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并宣称未来可能会加入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及搭载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方案。

淘咖啡

淘咖啡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首个无人零售店,面积约有200平米,大约容纳50人,而实际容纳规模能够随场地面积而增加。
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但核心竞争点并非“无人”-最极客其购买流程有些类似于Amazon Go,通过连接淘宝获得入场码,开始购物。如果是处于点餐区,顾客头顶上还会出现等待时间。
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但核心竞争点并非“无人”-最极客不过,淘咖啡的具体流程与Amazon Go还是有差别的。在Amazon Go中,顾客拿了商品就能直接离店,而在淘咖啡中则需要在最后结算阶段通过一段特定的“结算空间”:结算处设有两道门,通过第一道门之后,系统先通过人脸识别判定顾客身份,而后加入到特定空间中。这一过程只需2~3秒,顾客即可收到淘宝的消费信息,此时第二道门开启,意味着结算门已完成扣款。
比较有趣的是,淘咖啡开张之前,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曾进行过一次关于防盗的内测:将店内商品放在包里或裤兜中,拥挤在一个货柜面前。结果显示,这些被“偷盗”的商品也能被识别并且自动扣款。蚂蚁金服技术负责人表示,这套技术方案是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的混合体,又叠加了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以降低误判率。
可以看到的是,淘咖啡与Amazon Go类似,同样采用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智能技术来对顾客的购买及消费行为进行识别。此外,淘咖啡还利用了传统的RFID生物识别技术,辅助其他先进技术以确保准确率。
以上几家无人便利商店基本囊括了这一行业中现有的技术,颇有些“黑科技”的范儿,而新事物对大众通常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例如淘咖啡在杭州开业之时,不少市民排起了长龙,都希望体验一下无人购物的便利,这也可看作是无人零售行业潜藏着巨大利润的表现之一。
无论是新技术所代表的趋势还是潜在的客源,对于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诱惑”。马云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联手,准备在全国开设10万家无人便利店,刘强东也表示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及消费带来便捷,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新零售概念的出现加之AI与物联网技术的渗透,使得商业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许多企业据此不断探索便利店的赋能问题,使消费者购物效率更高、体验更好,最终获得盈利,无人零售店就是此种探索的重要成果。
尽管无人零售店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并能为各方都带去一定的利益。但是,此种模式仍存缺陷。这种缺陷不只来自于技术方面的不成熟,更来自于操作门槛及核心竞争力度的缺失。

二、技术不成熟操作门槛高,无人零售核心竞争力并非“无人”

谈起无人便利店的缺陷,技术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点。
比如在Amazon Go中,商品的形状规格相对而言较为统一,这从侧面说明了技术对于不同规格的商品识别困难,体现出识别技术的不成熟。此外,在同一时间处于Amazon Go中的顾客并不多,一般会在20人左右。
据业内人士透露,技术上的缺陷与投入成本过高,使Amazon Go难以实现进一步扩张。事实上,亚马逊今年3月在海外开店的计划推迟,且于上个月以137亿美元收购了连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这一系列动作不禁让人猜想亚马逊是否只是将Amazon Go当作了一次试验,而没有继续扩张的意思。
再说淘咖啡。比起Amazon Go,淘咖啡还多了一步支付步骤。而且,淘咖啡中的饮料区要完成支付仍需多位工作人员配合,并非完全实现了“无人化”。
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但核心竞争点并非“无人”-最极客纵观目前的无人零售店,“刷脸”是其中应用到的一项重要技术,尤其是在“确认身份”这个步骤中。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最实际的例子是在火车站和银行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少火车站都在进站口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只需手持身份证,同时将脸对着镜头。但是,许多人都有多次“刷脸”刷不过的体验,一次次重来让人非常焦急。
还有在银行办理某些业务时同样需要“刷脸”,这个更加明显,就算你是按照要求露出了额头、耳朵,并且正对着镜头,也还是存在验证失败的可能。
当然,以上两种场景对身份要求极为严格,所以大家也能理解。但是,如果在零售店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了。没人愿意在零售店中投入过高的时间成本,大多数人的选择都会是直接离开,转而去另一家传统的零售店。
这还可以延伸至操作成本层面。尽管如今科技发达,但仍有许多人对互联网不够熟悉,更遑论在无人便利店中顺利购物和结账了,而降低这种操作门槛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此外,人们对于操作成本高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甚至是排斥的心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无人零售店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无人零售店在防盗方面也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虽然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大多数无人零售店中用的依然还是传统的RFID标签技术和二维码识别。一位业内工作人员表示,出门时只要撕毁商品上的RFID标签即可逃避结算。在北京的一家试运营无人商店中,无需撕毁甚至都不用遮挡标签就能出门。糟糕的是,现有的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技术也都不能及时发现并且制止这些行为。
货品的丢失会给零售店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虽然无人零售店能够节省人工费和房租,但在中国,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并不算很高,例如连锁商店7-Eleven,其人工成本仅占总营收的1.8%,就算是加上店铺的租金,这一比例也尚不足5%。因此,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不足以补偿店铺的损失。
无人零售店“黑科技”满满,但核心竞争点并非“无人”-最极客解决无人便利店的防盗问题,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核心在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而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实,无人零售店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无人”。无人零售店归根结底还是零售行业,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的丰富与优质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无人零售行业最核心的价值不在于“无人”,而在于商品。技术则用来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不可否认,自动和智能是零售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现阶段在技术、成本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人工服务+自助服务”的形式作为过渡。不过,无人零售店模式代表着技术与消费趋势的升级,其蕴藏着的潜力仍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