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卖身”引出兴衰史,带给中国互联网行业何种启示?-最极客近日,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 Communications宣布以48.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雅虎核心的互联网资产。据悉,此次雅虎出售的资产包括邮箱、搜索、内容以及广告技术等,Verizon则计划将这些部分与其去年收购的AOL(美国在线)进行合并。
对于Verizon来说,此举将对其在数字广告领域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明显的助力。据估计,这项合并完成后,Verizon在美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4.5%。
但对于雅虎来说,“卖身”给Verizon则宣告了雅虎时代的落幕。搜索、邮箱、新闻等曾经奠定了雅虎在互联网行业地位的业务,如今也都被尽数拿去。
曾经的雅虎是互联网起步时期最为辉煌的公司之一。可以说,雅虎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如今走向衰落,不免让人感到悲凉。那么,曾经处于顶端的雅虎为何会沦落至此?雅虎也曾试图自救,又为何未能成功?雅虎的兴衰史又能够给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一、雅虎“卖身”Verizon,由盛转衰令人唏嘘
曾几何时,雅虎在互联网世界盛况空前,如今却走到被收购的地步。当然,这种情况并非是从此时才开始的,雅虎的“死亡”,是一个慢性的过程。
早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雅虎的市值便跌去了90%。从那时起,关于雅虎什么时候会“死”,如何“死”,以什么样的方式“死”等一系列讨论就从未停止过。
一些知名媒体纷纷对雅虎表现出失望的情绪。《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对于雅虎的评价一般都会用“生锈的铜管”、“老爷车”等字眼。更有脱口秀的主持人将雅虎称为“互联网行业的泰坦尼克”。另外,不少华尔街的投资人和分析师们,也都已经对雅虎不抱任何希望。
说到雅虎的兴盛,主要是由于它开创了互联网免费、盈利和开放的全新商业模式,对电子商务的诞生和长足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公司们还在发展付费拨号的用户,希望将互联网发展成下一个电话网。雅虎的入局则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和费用,用户只需交纳电话和宽带费用就能得到很好的上网体验。
因此,雅虎的崛起是必然趋势,而事实也是如此。1996年,成立仅一年的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的股价就从13美元迅速涨到33美元,雅虎在互联网行业中脱颖而出。此后,雅虎陆续推出了邮箱、搜索等核心业务,逐步奠定了其核心地位。在巅峰时期,雅虎的市值甚至一度达到1250亿美元。
然而,这家第一个达到千亿市值、第一个寻找到互联网商业模式并曾经是互联网巨头的公司,却错过了视频、社交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网等大潮。创始人出走,CEO自救失败,最终走到了被收购的地步。
对于不少中国网友来说,雅虎邮箱是他们触摸互联网的首个媒介。雅虎被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网友们的怀旧情绪。有网友说:“犹记当年在你最繁盛的时代,我还申请了一个你们的邮箱。”
在衰落的过程中,雅虎也曾试图自救,但每次努力皆未成功。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雅虎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主要是因为定位不清而且缺乏长远的眼光所致。


二、雅虎屡次采取措施脱离窘境,但自救均未成功
过去的16年间,雅虎一直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也一直试图走出窘境。
在雅虎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之后,不少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复制雅虎的模式,互联网的发展进入“流量为王”的时代。许多公司开始一味追求流量而忽视内容,导致广告效益越来越差。而且在陷入循环后,这些公司更加疯狂地插入广告,试图瓜分本就不大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结果流量变得越来越廉价。更糟糕的是,雅虎也被卷入了这场疯狂的行动之中,这也是导致雅虎市值蒸发的直接原因。
在走下坡路之后,雅虎历任CEO都在试图拯救。从第一任外聘CEO Tim Koogle,到继任者Terry Semel。从回归的杨致远,再到“铁娘子”Carol Bartz,CEO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雅虎。然而,似乎每次都会失败。
2002年,雅虎首席财务官德克尔裁掉了如在线支付、购物、竞拍等板块,成功地控制住了公司的预算,扭转了公司颓势。而新任CEO塞缪尔在收购了Inktomi和Overture后,使雅虎的业绩在2005年达到顶峰。
然而,雅虎股价在波峰还未满两季,便跌入谷底。原因是塞缪尔盲目扩张,欲与Google在搜索领域争夺市场,分散了在品牌广告上的精力,从而大大挤压了雅虎的盈利空间。
四年前上任的Marissa Mayer曾被认为是雅虎的拯救者,她也确实采取了大规模缩减产品线、大幅度进军社交和移动领域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将雅虎从泥潭中拉了回来。
然而,Mayer的措施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如新老团队的冲突,目标的模糊,企业文化的混乱等。加之雅虎多年的顽疾根深蒂固,因此拯救雅虎的行动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雅虎当年的崛起,带动了新浪、搜狐、网易等众多门户网站的成功。在诸多互联网企业的眼中,当年的雅虎被奉若神明。它的兴衰,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是最好的观察样本。因此,对其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是极为必要的。


三、定位不明晰缺乏前瞻性,雅虎衰落引发深刻思考
观察雅虎的兴衰历程,其实不难发现,雅虎走向衰落的主因在于定位的不明晰以及未能赶上潮流。一直以来,雅虎都在媒体公司和技术公司两个定位之间摇摆不定。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雅虎和Google竞争是错误的,实际上对胜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司性质。
雅虎虽提供了网页搜索服务,但自身却未做过搜索。另外,雅虎喜欢手工编辑而非计算机自动处理信息。直到今天,雅虎依然会使用手工调整过的搜索结果。
技术上的缺陷让雅虎只能成为传统的媒体公司。与之相比,Google则具有优良的技术基因。其搜索结果及排名都是通过计算机,工程师也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对自身定位的不明晰,使雅虎未能赢得这场竞争。
此外,雅虎总是跟不上潮流。社交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似乎互联网大潮每次来临之时,雅虎都会慢几拍。长此以往,最终导致雅虎在主流中出局。
那么雅虎为什么会赶不上潮流呢?原因在于它一直在收购公司。上世纪90年代流量被同类网站分走之时,雅虎花费50亿美元收购了Broadcast.com;当Google崛起时,雅虎在此后两年花费26亿美金收购了5家搜索服务商;在2013年Facebook成为社交领域巨头时,雅虎又花费了11亿美元收购了轻博客Tumblr。
累计下来,雅虎收购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但是由于缺乏对技术趋势的前瞻性,雅虎的收购多是被动式应对。也正是由于这种被动,雅虎在收购这些公司时并未考虑公司与原有业务的结合问题,导致雅虎对收购后的产品缺乏规划和前瞻,致使许多项目最终石沉大海。
于是,雅虎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中:传统的门户模式日渐衰落,又难以在新领域中有所发展。对新领域的投资失败更增加了传统业务的负担,最终使投资人失去了耐心。
雅虎的衰落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定位上的失误,实际上更多地是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造成的。
对于华尔街来说,一家公司的盈利一旦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就会被冷酷地抛弃。可能会被下调评级、恶意做空。甚至被拆分卖掉,这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必然现象。2004年,雅虎盈利能力已经低于华尔街的预期,通过大量抛售手头Google的原始股在第二年基本维持了股价。然而在2006年,雅虎再无股票可抛,从此一蹶不振。
华尔街更多看中的是眼前的利益,雅虎公司领导层也需看重长足的发展。这二者之中必须找到完美的平衡,否则就极为危险。显然,雅虎公司中未能出现有足够能力的领导者把握公司方向,导致了自救屡次失败,最终无力回天。
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写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经历了雅虎由盛转衰的过程,大概就是这种体验。如果雅虎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能够避免盲目扩张,专心做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正如美国的Facebook和Google迅速取代了雅虎一样,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处于常变常新的状态之中。雅虎的没落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正在成长起来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们需要思考如何避免步雅虎后尘。虽然已经和雅虎说再见,但是雅虎开创的开放、免费、盈利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依然是值得当今的互联网行业遵循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