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个团队在冷板凳上坐了12年,最后才跑到主流赛道上来比赛。我们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DTC 2025开幕前夕,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博士接受媒体采访,回首过去12年TCL华星在印刷OLED上“从0到1”的研发历程,他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言辞之间流露出一种丰收的喜悦。
一个月前,TCL华星t8项目在广州正式开工,这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G8.6印刷OLED产线,预计到2027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而在DTC 2025的展台,多款采用印刷OLED面板的笔电产品也悉数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TCL华星坚持投入12年的印刷OLED技术,也是一项完全由我们中国企业主导研发并引领创新的新型显示技术。12年前,TCL华星没有选择更容易走的成熟路线,而是选择了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一路走来,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坚持12年做一件事,不容易。何况12年前,这件事最终能不能做成,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好比农民种下一片庄稼,12年之后才有可能发芽。如果没有必成的信念,谁能承受住这般压力与风险。
好在12年后,印刷OLED最终开花结果,开始开枝散叶,TCL华星当初的选择也得到市场认可。这背后,TCL华星争的到底是什么?显然不只是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
不争路线争市场
大体上讲,目前面板厂商在OLED领域的布局采取了五种不同的技术路线:蒸镀OLED、印刷OLED、WOLED、QD-OLED以及ViP OLED。
其中,蒸镀OLED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目前在智能手机等小尺寸终端市场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WOLED和QD-OLED则是在传统蒸镀工艺上进行的再创新,主要面向大尺寸市场,但由于成本高等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较低。而ViP OLED技术则由另一家中国企业维信诺主导,采用创新性的光刻OLED技术,同样面向大尺寸终端市场。
相较于其他几种技术路线,TCL华星主导的印刷OLED,其最大特点是对不同尺寸终端产品的覆盖面更广。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表示:“印刷OLED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能覆盖从小尺寸到75英寸大尺寸TV的OLED显示技术。”
曹蔚然也在采访中表示,印刷OLED从小尺寸做到大尺寸比较容易,“一个打印机从小到大,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它的打印头不断地变多。”在他看来,中尺寸屏幕的OLED化是未来几年明确可见的趋势。这也是TCL华星现阶段在印刷OLED量产上聚焦于中尺寸的主要原因。
尽管目前不同技术路线的OLED产品在市场定位上略有不同,但未来在中大尺寸市场的竞争已然不可避免。
在采访中,我问及市场竞争的话题,曹蔚然博士坦言:“竞争是必然的,不竞争反而是不正常的。不竞争就没有技术的发展。”他进一步补充道:“竞争中也有协同,不同的技术协同起来,给消费者提供不同品类的、不同级别的产品,这样可以把整个OLED的技术更快地推向消费者。”
从他的回答中不难看出,TCL华星对待市场竞争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所谓“路线之争”并不是要争出个孰优孰劣,不是用一个路线来取代另一个路线,多一条路线,终端厂商和消费者就多一种选择,这样才能把OLED市场做大做强。
争当下更争未来
TCL华星在印刷OLED领域从0到1的突破,再到两条印刷OLED产线的相继投产,也是中国企业在显示领域从跟随到超越的缩影。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OLED市场全球占比已经突破46%,三方机构预测,中国有三家企业的高世代OLED线先后投产,在2027、2028年开始产能投入,中国企业OLED全球市场占比将超过50%。而就整体显示面板市场而言,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占比已经达到52.1%,成为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的主导力量。
这背后显然离不开TCL华星和其他中国面板厂商的共同努力。对中国面板企业而言,当下最明确的增长空间就在于OLED面板在中尺寸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面板企业正处于实现全面引领的关键时期。目前最重要的,一是要与时间赛跑,尽快提升OLED产品良率,早日实现规模化量产;二是要加快产业化进程,利用好产业协同优势,在终端市场率先卡位。
中国企业的机会不仅在于OLED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也在于PC、医疗、车载等产业的协同优势。
去年DTC大会上,TCL华星发布了首款量产OLED医疗屏,大概4个月的时间,良品率达到70%,这为之后t8项目的上马奠定了基础。曹蔚然透露,G8.6代线第一步的规划是聚焦显示屏、笔记本、平板,在此之外也会做额外的探索。
曹蔚然介绍,印刷OLED具备三大优势:一是采用红绿蓝竖状规则排列结构,实现了更好的显示体验;二是整个设备投资的成本相对较低,价格竞争力更强;三是生产过程更加绿色低碳,对材料的利用率高,对能源和金属资源的消耗更低。
据了解,印刷OLED通过大幅减少真空制程,一年设备能耗可节约3亿~4亿度电,足以支撑一个50万人口城市生活30至60天。从这个层面来看,印刷OLED更加符合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更能够代表未来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DTC 2025现场,我真切预感到未来的显示产业一定会是中国企业来引领,而且,不仅仅技术上的引领,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先,还有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上的引领。市场之争只是一时之争,而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则利在千秋。
面板厂商既要争当下,更要为人类争出个未来。




